
【國語文學系 南大報導】
談到道教文學,不能不提到李豐楙老師!李老師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,他對於道教文學、道教文化深入的研究與整理成果斐然。李老師於上週以「假作真時假亦真:一僧、一道眼下的情、慾與理」為題,侃侃而談明清四大奇書、尤其教大家如何看《水滸傳》、《紅樓夢》等大書,帶全場師生走入全新的閱讀視野。
李老師於1978年在政治大學取得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,讀書時就對道教充滿興趣,致力將宗教、文化與文學研究結合。後來拜師於台南李道長,並登上108層刀梯,正式授籙為道士,成為台灣唯一的「道士博士教授」。
演講的主題「假作真時假亦真」就非常引人入勝,《紅樓夢》中警幻仙子之警語為「假作真時真亦假」,為什麼李老師偏要標新立異呢?這便是李老師與眾不同的切入小說的角度,他從「一僧、一道」來切入,從《水滸傳》最早運用的「一僧、一道」到《紅樓夢》的「一僧一道」,不僅是以佛道二教的宗教之眼觀照情慾世界,用來警示世間。同時他們也是小說中的「智慧者」的原型,在戲扮、戲言之「假」中又推出了情節結局之「真」,如此真與假的宗教哲理,饒富深意和趣味!
李豐楙老師宛如說書般鏗鏘有力地舉《水滸傳》中的「僧」魯智深、武松,和「道」公孫勝等人為例,解說這些主人翁從假扮到最後結局的出家、悟道及善終,他們借假修真、由假返真的轉變,並點出《水滸傳》中,在金元時代全真教興盛的背景下,公孫勝角色的意義,生動的情節敘述,加上精彩的義理評點,令全場師生如痴如醉。
李豐楙老師以他獨特的觀點,解讀四大奇書的敘事,他尤其重視宗教與文學的關係,他的學問理路更在宗教、文化、文學之間穿梭無礙,更讓人感受他對學問的通透與熱情。如最後學生提問關於封神的問題,老師立即侃侃而談中國古禮以來封神的意涵與範疇,以至於現代由佛、道二教進行的儀式與安頓,言簡而意賅,真的讓吾輩獲益良多!

李老師於1978年在政治大學取得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,讀書時就對道教充滿興趣,致力將宗教、文化與文學研究結合。後來拜師於台南李道長,並登上108層刀梯,正式授籙為道士,成為台灣唯一的「道士博士教授」。
演講的主題「假作真時假亦真」就非常引人入勝,《紅樓夢》中警幻仙子之警語為「假作真時真亦假」,為什麼李老師偏要標新立異呢?這便是李老師與眾不同的切入小說的角度,他從「一僧、一道」來切入,從《水滸傳》最早運用的「一僧、一道」到《紅樓夢》的「一僧一道」,不僅是以佛道二教的宗教之眼觀照情慾世界,用來警示世間。同時他們也是小說中的「智慧者」的原型,在戲扮、戲言之「假」中又推出了情節結局之「真」,如此真與假的宗教哲理,饒富深意和趣味!
李豐楙老師宛如說書般鏗鏘有力地舉《水滸傳》中的「僧」魯智深、武松,和「道」公孫勝等人為例,解說這些主人翁從假扮到最後結局的出家、悟道及善終,他們借假修真、由假返真的轉變,並點出《水滸傳》中,在金元時代全真教興盛的背景下,公孫勝角色的意義,生動的情節敘述,加上精彩的義理評點,令全場師生如痴如醉。
李豐楙老師以他獨特的觀點,解讀四大奇書的敘事,他尤其重視宗教與文學的關係,他的學問理路更在宗教、文化、文學之間穿梭無礙,更讓人感受他對學問的通透與熱情。如最後學生提問關於封神的問題,老師立即侃侃而談中國古禮以來封神的意涵與範疇,以至於現代由佛、道二教進行的儀式與安頓,言簡而意賅,真的讓吾輩獲益良多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