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大報導:第132期  發行人:陳惠萍 編輯單位:秘書室 創刊日期:2004/10/6 :::
發行日期:2010/12/3
圖像:焦點新聞文字:::
照片

 
標題千禧書法講座「志在破案—談談我的碑帖考證」(2010.12.3)
【吳藍娟 南大報導】
     素有「書法神探」的廣東暨南大學書法研究所所長曹寶麟教授,應本校語文中心黃宗義主任之邀,特於上週日上午在本校文薈樓演講廳進行專題演講,書法學術界聞風而至,聆聽曹教授傳授「破案經驗」。
南大報導特寫

  本校黃宗義主任讚曹寶麟教授「板凳能坐十年冷,文章不寫一字空」可見其治學態度之嚴謹及高度成就。其專注宋代書法史的研究與古代書法帖之考證,曾將北宋名書法家米芾一百多幅之作,仔細考據,並排出先後次序,為學術界前所未有之先例;更耗費近十年時間,將涉及一百五十多位北宋書家,二百通尺牘為主的書迹,詳盡考證,填補了學術界對宋代政治史及文化史研究之遺缺。
南大報導特寫

  「破案」為破去面對文本之迷霧,使真相水落石出。曹教授以三十多年豐富的經驗談,提出一套嚴密的「破案系統」,即「句讀問題、抓住關鍵詞、書信格式、書風、依線索之窮考、考證、典章制度」七大要點,綱舉目張,避免望文生義、張冠李戴之誤及辨別真偽等,掌握關鍵之鑰,甚至大膽翻案。並舉證歷歷,其論點皆建立在嚴謹考據的結論上,且以尺牘內容入手,或比較語言特徵,或檢索人物事件,更抓住考訂詳密,觀點鮮明。
南大報導特寫

  對於考據,曹教授有其獨到見解,如手寫文本可考證古字之本意起源,碑字可糾正歷史文本中人為之謬誤,以手札之書法風格特色判斷時代順序,甚至可考據出朝廷與書風之相互影響。他以「吾愛吾師,我更愛真理」,提出學術上的經傳是優良的傳統,此種治學精神令人景仰。
南大報導特寫

  本校國文系莊千惠老師表示,曹教授為鼓勵書法的研究者書法界對於尺牘,目前只有書風的歸納,由形象之研究,而無人從內容上做研究,其可呼應詩畫學,很多條例可從此得到印證。曹寶麟教授教授開拓考證新視野,為大家帶來一場豐富的學術饗宴,最後全場報以熱烈掌聲,為本次講座落下完美的句點。
南大報導特寫

  曹寶麟,1946年出生,上海嘉定人,為文革之後北京大學中文系第一批文學碩士,現任暨南大學藝術學院書法研究所所長、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兼安徽分會副主席,精於書史、書論研究。著作有《抱甕集》、《中國書法全集•米芾卷》、《中國書法全集•蔡襄卷》、《中國書法史•宋遼金卷》、《北宋名家卷》、《米芾硯山銘研究》等,其中《抱甕集》榮獲第三屆中國蘭亭獎理論一等獎。


當期南大報導 | 各期南大報導 | 意見交流園地 | 圖片:RSS FEED之圖示檔案 訂閱RSS2.0
聯絡電話:【06-2133111轉113、108】
聯絡人:郭乃綺組長kuonike@mail.nutn.edu.tw
南大報導是臺南大學師生共同園地,歡迎本校師生踴躍投稿
稿件請以電子郵件型式逕寄至郭乃綺組長kuonike@mail.nutn.edu.tw

本站通過A+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